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低功耗物联网领域大热,NB-IoT、Wi-Fi HaLow统统现身
2016-01-08   发布者:admin

1999年,物联网(IoT)这个词语产生初始,专门被用来描述RFID技术的潜力,自那以后,IoT又有了新意义,所有形式的能将数据传输到云端的传感器以及远程控制设备都包括在内。物联网从来不是一个新市场,毕竟它已经在M2M名下存在了好几十年。


观望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业动态,华为推出NB-IoT, Wifi 联盟提出Wi-Fi HaLow,不难发现,低功耗物联网领域正大热。


NB-IoT


2015年9月,一种被称为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oT,NB-IoT)的新技术概念被一群重量级产商隆重推出,这中间有大名鼎鼎的华为、高通、万沃达和其他一些公司。


NB-IoT是一种部署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使用运营商许可频谱和防护频带,也允许个人独立部署。在他们的声明中,NB-IoT旨在为难以覆盖普通网络的地区实现深度网络覆盖,支持更大量的接入节点,优化网络结构。

推行此种技术的成员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爱立信、阿联酋电信,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联盟(GSMA),GTI(Global TD-LTE Initiative),华为,LG Uplus,诺基亚、英特尔,高通,意大利电信,西班牙电信和沃达丰。


目前,关于该技术没有什么数据流出。12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华为宣布NB-IoT 技术将在2016年3月份完全准备好,但不少业界人士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即使NB-IoT这一“白纸”技术可能实现,也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准备期与成熟期。


wi-fi HaLow


2016年1月4日,Wi-Fi联盟(Wi-Fi Alliance®)宣布将推出满足IEEE 802.11ah 标准的Wi-Fi HaLow™(低功耗长距离网络)方案,以服务更多的产品。


据悉,HaLow将采用现有的无线网络协议,在1MHz下的低频段运行,从现有的2.4Hz宽带变相扩展到900MHz 频段中,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更低能耗的连接。HaLow的传输距离可达到如今wifi的两倍,约1km,而且不仅仅是信号传输距离变远,同其他的一些LPWAN技术一样,Halow在一些对穿墙性能有着较高要求的特定环境下能够有效连接。


目前Wi-Fi联盟里面已有700多家产商。不过相比于LPWAN网络动辄长达5km/10km/45km的覆盖距离,HaLow还不能算作LPWAN技术的一种,只能说Wi-Fi Alliance®面对“万物相连,2020年入网设备将达500亿”这一诱人前景开始行动,以望在低功耗物联网市场里分得一杯羹。


为什么低功耗解决方案的行业势头会越来越猛?这不得不从物联网网络层短板和目前现有技术参数方面来解析。


现有的连接方式分为广域和局域两种,广域连接主要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蜂窝网络连接,如GPRS、3G、4G等,这一类网络传输速率快、覆盖面积广、功耗高,适合以人或传输数据量较大的应用为对象;局域连接主要为zigbee 、蓝牙、Wifi等,这一类网络传输距离短,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品成为了无线连接的主要对象。似乎对于物联网产业发展来说,通信层已经做好了准备,然而实际上仍有大量设备的需求是现有网络技术无法满足,举例来说:水、电、燃气等计量表、市政管网、路灯、垃圾站点等公用事业,大面积的畜牧养殖和农业灌溉,广布局且环境恶劣的气象、水文、山体数据采集,矿井和偏僻的户外作业等。这些类型终端分布面积广,接入节点多且单个节点数据价值并不是特别大,使用现有的无线连接功耗大、成本大,不利于大面积建设,也不适应于未来趋势。低功耗广域网络(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成为弥补物联网网络层这一短板的最佳武器。(可参考物联网智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