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江苏省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
2018-06-15   发布者:admin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部署,江苏省农委于2016年印发了《江苏省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方案》,积极开展农资电商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由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与品牌研究中心承办的江苏省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研讨会于2018年6月15日在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会议由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彭汉艮副主任主持。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顾静,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周曙东,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贵,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崔蕾,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彭成房经理,常州五星禾丰农资有限公司陈宇晓经理,中农网购(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郑介松总经理等农资电商试点企业负责人及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与品牌研究中心的韩喜秋、丁振强、胡家香老师及研究生出席会议。



彭汉艮副主任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农业电子商务可从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资电商、休闲农业电商这三方面来探索。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要想对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了解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公司的农资电商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次会议旨在了解参会公司农资电商工作进展情况,分享与交流各企业在农资电商方面的工作经验,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农资电商的工作。 



周曙东主任认为农资电商是一块有待开发的金矿,发展潜力巨大。江苏省作为农业农村部农资电商的试点,承担以下几项任务:推动农资上网进行营销,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农资电商平台、供销社利用已有的平台来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发展农资服务体系,通过技术服务带动农村销售;鼓励电商与银行、保险公司等进行金融合作,提供贷款服务;探索建立农资监管制度,农资质量安全监控系统;提供一个良好农资网购环境,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种植大户通过平台来采购农资。周教授提出在农资电商方面还可以探索经营模的创新,把传统的农资门店转变成线上的交易终端,可以提高网络交易量;通过创建协会等机制来帮助企业实现农资质量安全溯源、信息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变竞争为合作,共享平台、共享市场,实现双赢。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金贵副总经理总结了苏农集团的成就,苏农集团近几年加快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整合线下的渠道连锁经营,提出“三网合一,全网营销”的概念,即通过整合连锁网络、互联网、移动支付,打通全网营销体系。通过这几年的探索,苏农集团还试图打造智慧农户货物体系,发展智慧农资,抓好农资的保障供应。张金贵副总经理提出:1)创新货物和营销模式,利用电商平台实现基本的营销和适度的分销。通过打造亿农智慧这样一个服务亿万农户一站式购物的O2O电商平台,来收集农户、农村的大数据,形成数据库,以求精准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信息,充分挖掘市场需求。2)聚焦于农村电商。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将亿农智慧平台定位在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程解决方案的O2O综合平台。3)进一步提升平台包装货物的水平,一方面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另一方面,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解决农户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体验。4)价格体系。农资是微利经营,价格方面余地比较小。



中农网购(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郑介松总经理总结了公司蜻蜓农服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现状。蜻蜓农服电子商务平台由蜻蜓农服网、微信和APP组成,定位为产品+技术+服务+互联网的一站式农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专业的互联网农业服务交易平台。平台供应商有400多家,模式为B2B2C,以农业规划策划、农资解决方案、农资交易、无人机喷洒农药、农技咨询等服务为主要特色。平台从2015年开始建设,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主体。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通过无人机服务来带动农药的销售成为平台的核心板块。中农网购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农药生产企业来做无人机服务的。它把原来的农药卖给农户转变为提供农技服务,利用无人机飞防以解决种植大户缺乏施药技术以及农药大面积高效施药的问题,顺带带动了农药的销售,有效地帮助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解决农资销售与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蜻蜓农服电商平台计划在线下建立1300个村级服务站点,目前在江苏已建了136家,将有效解决现有农资销售及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降低规模农户农资获取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创造了获利空间。



常州五星禾丰农资有限公司陈宇晓经理提出目前制约农资电商发展的几个因素:1)农资的售后服务。很多农户在买农药后不知道怎么用,买了后出现状况也不知道该找谁。2)农药运输成本太高,农药要求一单一送,即使有些农户量少也要发货。3)物流,在发送货物时,如果被快递或物流网点发现是农药,就会被拒收货物,造成农药类农资的运输难题。4)由于存在农产品积压,农产品卖不出去,种田亏本,使农户减小种植规模或另谋生路,制约农资的发展。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崔蕾经理介绍其平台“农易宝”,最初销售的是自有品牌复合肥,目前复合肥销售已达到7万吨以上,线上线下总额达到2.3亿元。“农易宝”平台在省内有116个授权的营业网点,这些网点也是平台经销商下属的二级农业,农户可以在平台上面看到它附近的门店在哪,有哪些货,从而下单、付款、提货。“农易宝”平台上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支撑,包括农资购买、农资线上诊断、农资打假。平台服务对象是农户,而不是经销商、零售商。崔经理还介绍了公司近几年进行的渠道改革,通过深度的分销、零售渠道门店等来打通最后一公里。崔经理还提出在农资电商配送方面,公司把经销商当作中转站,把货源放到他的仓库,有订单后再进行中转,最终到农户。从目前来看,在项目推广中遇到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平台流量难以大幅的提升,原因在于农户这些群体还没有使用线上交易的习惯,还有就是基层的农户习惯赊销,要先拿回去用,而平台是先付款,再提货,与农户的传统购买习惯不符。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物流服务方面,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承运商会为化肥、农药去做一个完整的物流配送。现实中接触到的物流商都比较零碎,是临时性的,这样的话,用户体验会非常差,因为用户没有办法在系统里看到货物的物流信息,会造成不信任感以及较差的体验感。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彭成房经理介绍,目前邮政平台有两个:一块叫邮乐网,针对B2C这个层面,另一个是邮掌柜,针对B2B方面。集团从2016年开始进行农资电商试水,从2017年开始在全省铺开农资电商,集中于苏北地区。邮政在农村电商方面提出了“五不出村”,即:购物不出村--解决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问题(工业品下乡);销售不出村--解决的是农产品上行、农产品进城问题;生活不出村--通过平台做便民服务,例如代缴煤气费、电费;金融不出村--借助邮储银行等开展金融业务;创业不出村--给年轻人搭建创业平台。公司重点领域在购物不出村和销售不出村,意在解决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和销售难的问题。邮政在农资领域以配送肥料为主,前几年一直以大宗复合肥为主,这几年逐渐转向有机肥和生物肥。2017年整个农资业务规模在4.5万吨,实现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其中通过邮掌柜线上平台农资电子商务形式在9000万左右。公司的营销服务集中在苏北地区,经营架构是省级层面对方案以及过程的管控,市及县层面做一些业务和组织的推动,服务对象是农村零售网点。在业务形态上,公司以B2B为主,目前在全省在农村用邮政平台的有6000个网点,实际真正从事农资订购的有4000家左右。在配送服务方面,主要以B2B形式,跟厂家合作直接配送到零售网点,减少中间环节费用,节约运输成本,加大控制终端价格力度。在金融服务方面,平台的 “掌柜贷”,会根据加盟商跟平台近三个月发生的业务情况,可提供 5千到10万不等的授信额度,该额度仅根据平台数据生成,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和担保,可用于在平台上进行下单采购农资或是其他产品。



会议上,各参会人员提出农资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会议上,各参会人员就创建协会、建立一个统一的农资电商溯源信息标准格式、定期提供农资电商的营销数据、建立农资电商数据库,开展农资电商大数据分析等,营造良好的农资电商营销环境,针对农资电商企业的宣传等方面达成共识,确定了先由各家企业在每月月初按照一定的要求提供上月的数据,经过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对比各家提供数据格式的差异,再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便进行农资电商溯源数据库建设,以及后续的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