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商教材 > 案例库
案例库
【知识拓展11.1】一个简单的网站吸引2万精准客户——小程序引流
2018-11-23   发布者:

在国外,建立一个独立网站为自己引流,是一种很常见方法。比如,卖健身器械的可以开设一个健身技巧的博客,卖化妆品的可以开一个化妆方法的博客,其实也跟国内开个公众号差不多。但做一个独立网站的难度要大得多,不仅要做好SEO,还要进行广告投放,社交媒体推广等等。不过,这种看似“曲线救国”的方式实际上能够吸引非常精准的付费用户。


今天探讨Howmuchtomakeavideo.com这个网站。不同于一般的博客,它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工具:短视频制作成本的计算器。它的构造十分简单,其实就是一个逻辑表单。点击开始按钮后,网站跳出若干问题来询问制作视频的要求,每个页面一个问题。当选定一个问题的答案后,就会跳转到下个页面(问题)。根据当前不同的答案,下一个问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总计在10个问题左右(可以选择两次“我不知道”)。当回答完全部的问题,网站就会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报价。对熟悉影视行业的人来说,设计出这样一份问卷并不难,而且网站本身也没用到什么高深的技术。但是,它在上线的第一个月就带来了60000名独立访客!而且,这种实用的功能为它带来了700多个外链,在Google搜索排名也是稳居第一。


那么它如何体现出引流作用呢?既然吸引了大量对视频制作感兴趣的用户,流量变现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们导流给视频制作服务的提供商。


当视频成本计算结束,在最后一个页面你会看到这样的提示:veed.me是一个聚集了大量视频制作人才的社区,不论你的预算如何,都能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没错,这个网站就是由veed.me创建,持续为自己业务引流,这是一个类似Upwork的自由职业者交易市场,专注视频制作和编辑。


这一招可谓是增长黑客的典范。据知情人表示,Howmuchtomakeavideo.com每个月为veed.me带来20000名访客,引流的转化率高达33%!要知道,那个时候veed.me的自然流量仅有10000访客/月,这直接让它的流量增加了200%。


总结一下,这种模式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个元素用来解答用户的问题(引流站),另一个元素用来提供解决方案(业务站)。由答案过渡到解决方案,其实完全符合了自然的用户行为:

1.想做一个产品宣传视频,但公司没有能力来做——这时候就需要外包服务。可是之前又没有接触过视频外包,不了解行情。

2.这个月的营销预算能够cover一部视频的成本吗?

3.因此,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去查做视频需要多少钱。

4.到Howmuchtomakeavideo.com一查,这个价钱还可以接受,下一步就是要找人外包了。

5.页面最后正好有段veed.me的介绍,貌似这个网站还挺靠谱,就顺便进去看看!巧了,着陆页上就找到一部十分理想的示例。行,就联系一下这位freelance吧!注册,询价,成交!


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原封不动复制到国内市场?


国内的互联网生态跟国外有很大区别,做独立站的效果恐怕没有那么理想。多数增长黑客的策略,在国内落地都十分困难。


不过,说到工具这种属性,相信大家都能联想到时下最热门的微信小程序:是否能够用小程序实现这种引流的方法呢?


首先,小程序之间可以互相跳转,能够用两个独立的小程序实现工具导流到业务;

其次,小程序可以依附于公众号、下线、社群等,能够为工具属性提供应用场景;

第三,小程序如果作为工具,分享更加方便,比网站和app的传播效率更高。


目前,小程序工具很多,也很实用(比如费率计算、优惠商品查询等等)。但大多数并没有形成为业务导流的体系。当用户得到了答案,就退出了,并没有获得解决方案。换句话说,用户们还要从其它途径寻找解决方案。


最近,有一款小程序,已经实现了由问题到解决方案的导流:减肥计算器。


首先,它会让你输入几项简单的身体指标(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等),随后,给出减肥的饮食建议。

接下来,它会建议你搭配日常的锻炼,点击减肥计算器工具的相应页面的按钮,就能获得健身计划了。

当你点击之后,就会跳转到另一个小程序,根据你输入的数据,它会自动为你生成一套健身的视频课程。


那问题来了,它如何通过业务盈利呢?当然是通过收费的课程或者私人教练服务:转化率还无法推断,但个人感觉这个转化路径是稍微长了一些,毕竟着陆页和付费课程毫无关系。如果把定制的课程加上付费解锁功能,转化效果可能会更好。


利用相同的思路,可以联想到:

1.房租计算器导流到租房中介预约服务;

2.薪资计算器导流到招聘服务;

3.理财计算器导流到金融服务;

……


这些业务都有可能吸引到高净值的精准用户。


那么,为何不把工具和业务都放到一个小程序里呢?

1.便于发布和审核;

2.便于后台管理;

3.工具小程序仅仅是导流手段之一,最终还是要推广业务。因此主体还要围绕业务小程序,最终让用户能直接访问而不是通过工具。


最后,再扩展一下思路,是否可以做一个”万能计算器“?可以计算房价、薪资、理财、健身、感情…..然后接入第三方的服务商,直接给他们的小程序导流 - 因为线上数据很容易追踪,小程序流量作弊又比较困难,可以采取CPA或者CPC的收费方式。如果第三方机构没有小程序怎么办?简单,给他们做出来,还可以收外包的费用。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从系统建设到业务引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如果说小程序最符合张小龙”用完即走“的理念,那用户应该”走“到哪里去?个人认为,小程序是一位理想的“中间人”。把小程序的出口导向自己的业务,可能是一种更高效的推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