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物联网技术导入电子商务领域,可建立体验与感知效果更佳的交互式营销平台,将传统电子商务从商品交易扩展到针对客户的个性化营销、沉浸式体验、精准定制和售后价值延续等,并由此产生出许多全新的商品、销售和服务模式。
(1)虚拟场景技术提升客户体验
虚拟现实是利用前端环境感知技术结合后台软件,生成三维虚拟空间,向参与者提供模拟对象或场景。虚拟场景最初用于旅游网站、房地产等的介绍与导航,但购买者形象并不能进入场景。采用物联网技术则可将用户融入虚拟场景。取得更直观、更佳的商品营销效果。
(2)自动识别技术分析客户店内购买行为
美国Infosys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发出一套名为“Shopping Trip 360”的零售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无线传感器安装在零售店的货架、导购屏及购物车或购物篮上,采用ZigBee将它们连接成店内通信网,就能实现采集与发送客户在店内购物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客户在店内哪一区域停留过,停留多少时间,拿取或放回过哪些产品,又将哪些产品放入购物篮,店内哪里需要补货等。该系统将以往以客户通关结算或在线购物为主的信息扩展到消费者行为、店内轨迹、库存动态等数据,进行实时营销与客户行为分析,再通过手机APP向消费者提供其所购产品的店家信息与消费明细等。
沃尔玛等零售业巨头主推以RFID为载体的商品标识技术,它与会员身份信息结合也能获得消费者购物、结算与库存信息,也能达到实时存货控管的目的。但Infosys系统不需要对每个商品使用RFID标签,而是对店内区域、购物车、导购屏和货架等进行标识,故它拥有比沃尔玛更便宜的系统构建成本优势,同样能猎取客户的店内行为信息,更适于众多的中小零售商。
(3)可穿戴技术改变商务与服务形态
物联网中,个域网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结合。可穿戴设备是对个人用品进行智能化设计改造,成为各种体积微小、重量轻和具有感知、运算、显示与通信功能的新颖物品,如眼镜、手套、背心、手表与手环等,以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苹果的iWatch手表等为代表,将产品与智能服务融合,使电子商务的形态发生变化。
物联网技术的导入,使传统智能设备的外形越来越“普物化”。如将特殊的感应材料融入柔软的织物中,构成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图1所示的Sensoria智能袜和M-Dress手机就是具体实物。
图1 Sensoria智能袜和自我检测数据显示
Sensoria智能袜由Heapsylon公司推出,它采用用特殊纤维并带有脚踝传感器,不仅穿着舒适,还可记录穿戴者的站姿、步伐、跑步时间与节奏,脚的着地部位等数据,通过手机APP监控穿戴者的跑步习惯。若其跑步姿势不正确,会收到APP通知,进行姿态修正。当脚部受伤需要康复时,也可用Sensoria进行分析,改善自己的跑步姿势以及检验恢复情况。近年来,慢跑与马拉松成为热门运动,据统计,每年有近60%的慢跑者会遭遇足部受伤的问题,Sensoria可帮助穿戴者自我检测,降低受伤的几率。显然,Sensoria已彻底改变了“袜子”这一产品的功能,也改变了其用途与服务方式。
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是在普通物体智能联网的基础上改变其形态,使之更实用化与多样化。在保留其功能的基础上改变其外形,使之更贴切于人体的穿戴与运动。
如伦敦某知名服装设计公司设计出一款内置手机的女装,称为“M-Dress”即“移动通信女装”。M-Dress将手机模块拆分开来:把微型通信模块和天线缝入裙摆中;在衣服标签中设SIM卡插槽,袖口安装微型语音收发器,无按键与显示屏,还可预设不同铃声知道来电者是谁。各模块与电源间的通信线缆编织在服装布料中,形成一体。
M-Dress具有手势辨识功能,当穿戴者将手举起靠近耳边时手机就接通,穿着者就可通话,如图2所示。
图2 融手机与服装一体的M-Dress
由于普通女装的口袋少,女士们常将手机放在皮包中,这使手机与耳朵相距较远而听不到铃声,时常漏接电话。M-Dress的设计使手机和服装融合一体,解决了这一问题。
Dress的发展代表了一种趋势,即在物联网技术驱动下,不仅商务交易模式会变化,而且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这将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又一轮的变革。